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
管理登录
校长信箱
家长留言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学科研 > 精选论文
“家长学校”,势在必行
裕安区石婆店镇黄涧河小学 闵典文
编辑日期:2015-12-25  作者/编辑:熊孝应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[关 闭]

“你个没用的东西,别人先惹你,你没长手,不能打他吗?”这是我亲耳所闻一个受了欺负的学生的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。令人啼笑皆非,五味杂陈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深思:“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”,那我们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?家长、老师如何保持高度统一的思想,形成教育的合力?育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?我们到底育什么样的人?到底怎样育人?这是关乎我们的祖国、关乎我们的民族、关乎我们的社会未来的大事,学校不容忽视,家长更不应懈怠!

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分工,各有特殊功能和任务。有些家庭的父母通常对孩子说:“只要你学习,这点活不用你干”,便“剥夺”了孩子参与劳动、感恩父母、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。一切为了孩子好,而每天奔波劳碌的家长们,如果忘记了家庭教育的规律、使命和责任,可能使孩子养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。许多家长把孩子成长、成才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身上,总是无奈地对老师说:“孩子最听老师的话,我把孩子都交给您了。”家庭教育呈现失职状态。

如今,我们欣喜的发现,家庭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,引起教育部门的深入探究,赢得广大家长的认可,已发展成为一项全新的事业,与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,趋势一片大好。但是,由于外出务工、父母素质低下、留守儿童、留守老人、留守妇女、经济发展、社会发展不公平性等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,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的滑坡甚至丧失。客观的形式使家庭教育必须要用“家长学校”来保证了。尽管“家长学校”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已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,但在现实操作中,存在着以下诸多的问题。

一、“家长学校”机构不全。

目前,在教育一线,“家长学校”或设立于村,或设立于校,甚至也出现了民营性质的家长学校,但多流于形式,甚至仅仅是一块牌子了事,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教育家长、与家长沟通交流探讨的作用。监管部门也大多流于形式,没有固定的、权责分明的检查机制。

二、师资力量匮乏。

不管是村里还是校里的家长学校,均未配备专职的家长学校教师,有的甚至连兼职的教师也没有,真万一有检查了,临时抓个壮丁充数,做点资料,照点照片糊弄过去为算。民营也多以盈利为目的,没有将实效落到实处。

三、无经费来源。

目前村里的家长学校经费在办公经费中列支,比例极小;学校的家长学校经费靠挤占义保经费维持,捉襟见肘。这就无法保证家长学校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。

四、家长学校教学内容不够丰富。

我校家长学校兼职教师,大多针对在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,或教师进行讨论、集体备课,或查阅资料、请教教育专家,内容缺乏系统性、专业性、权威性。

综上所述,家长学校办学要想做到常态化、规范化、有效化,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。

一、建立专门机构,隶属于教育行政管理,纳入学校工作检查。

二、各校配备一至两名专业家庭学校教师或业务素质强的兼职教师。

三、划拨家长学校专项资金,保障家长学校工作顺利开展。

四、加大课程开发力度。

课程既要有传统家庭教育历史传承,又要开拓创新紧扣时代潮流。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:

(一)道德层面内容。

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、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、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培养、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素质的提高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。所以家长学校必须加强道德层面内容。

例如,教育孩子热爱祖国,了解国情,牢记传统,艰苦奋斗;确立孩子价值道德理念,自尊自信自立理念,时间效益信息理念;规范孩子文明礼貌、诚实守信、保护环境、遵纪守法、尽职尽责行为;提高孩子心理健康、知恩图报、胸怀宽广、勤奋努力、处事公正的基本素质等。

如果有了这些,也就不会出现文章开头家长“以暴制暴”的教育方式了。

(二)智力层面的内容。

智力方面家长极为关注,但大多着眼点不正确,比如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就是通病。事实上,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:读书早就不是为谋出路,更不是唯一出路了,转而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,关注孩子的长久发展、终身发展和生存能力的培养,而不是“高分低能”的残儿 。所以家长必须适应形势,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发展孩子智力,而不是一味强调分数。

例如,要带领孩子在活动中培养其观察能力、记忆能力、注意集中能力、想象能力、思维能力等。

(三)其他影响孩子一生的因素

事实上,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很多,而这些都是靠父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和培养的。比如,孩子的兴趣、自信、意志、情绪、情商、习惯、自我锻炼与保护等等,这些在孩子长大经历事情时,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,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能起决定性作用。而不是从小“护短”,教他“以暴制暴”,这样即使一时痛快了,但必将影响孩子的终生,甚至将其导向犯罪的道路。 

总之,笔者认为,培养孩子生存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习惯和技能,主要应是家长的责任。家庭教育是培养生活习惯和养育品性的,学校教育是传授知识、培养人才和促进人生发展的。

但现在不少学校的功能已经扩展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,甚至做起了家长。这是教育部门、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悲哀。

我们有必要,通过“家长学校”明确学校、教师和家长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,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种教育形式都回归各自的功能,相互学习、相互渗透、相互支撑,各负其责,共同把下一代教育成人、成才,为祖国的未来奠定人才的基础。

 
版权所有:石婆店镇中心学校 (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)
皖ICP备07503230号 | 技术支持: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